为深化“同心共铸 尚农泖耕”地校联创联建项目,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6月13日,学院携手泖港镇举办“同心共铸 尚农泖耕”地校联创联建项目推进会。松江区民宗办副主任李博,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陈谊,泖港镇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陈蕾,泖港镇党群办主任徐玲玲、泖港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书记、主任梁荣、学院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司维出席活动,学院与泖港镇各民族代表共30余人参加。
推进会上,李博对学院与泖港镇长期以来的共建工作表示肯定,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内蕴命运共同体理念,各民族前途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农林学院与泖港镇要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在基层一线深耕厚植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强“泖港研学实践基地”平台,通过特色课程、文化传承与实习实践等常态化交流活动,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一家亲”思想根基;积极响应松江区“家在上海 乐居上海”民族工作品牌,助力各民族同胞扎根松江、共建共享,为区域发展添砖加瓦。
推进会期间,陈谊、陈蕾共同发布了学院与泖港镇2025年度校地共建项目。新一年度项目将聚力文化浸润、思政教育、人才培育、实习实训“四大维度”,围绕文化传承、文明培育、思政教育三大主线打造“六大课程”,项目将深挖农林专业特色,有机融入民族文化元素,着力打通地方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绚丽绽放。
徐玲玲就2024年度共建工作,从“党建引领、文化共融、民族团结”三个方面进行了成果汇报。
司维、梁荣共同为“泖港研学实践基地”揭牌。地校双方将着眼“特色文化”“思政教育”,打造集实习实训、创新创业、文化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研学实践基地,持续探寻学生实习时间与产业发展新思路。我院四位学生现场认领了由泖港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提供的水稻生产技术指导员、农机管理员、蔬菜速测员、绿色食品检查员等四个暑期实践岗位。中心将为每位学生配备专业带教导师,助力我院学生专业技能提升与综合素质发展,深化校地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泖港镇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创新实践基地及上海汇民专业合作社等场所,深入了解了泖港镇农业发展现状,实地感受“党建红”引领“农业绿”的发展之道,进一步培厚“三农”情怀。
本次推进会为“同心共铸 尚农泖耕”地校联创联建项目注入了新动能。未来,学院将与泖港镇将继续深化协作,拓展实践路径,推动资源深度整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田间地头生根发芽,让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实践互促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