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洒满大地。就在五一当天,我院14名学生奔赴杭州后陡门,与全国8所高校的学子共同参加《种地吧》第三季“行行出状元”五一插秧日活动。当农林学子穿上“插秧裤”踏入水田的那一刻,一场特别的劳动教育课在天地间展开。
劳动集结号:全国学子共赴后陡门
正值国际劳动节到来前夕,《种地吧》节目组发起“行行出状元”插秧日特别活动。
来自广东、浙江、四川、上海、江苏、北京等6大省市的8所高校学子齐聚后陡门,用劳动致敬每一种职业,用双手丈量土地的温度。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以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新型高水平高职学校,学院以参与节目录制为契机,14名学生脱下常服、穿上农装、带上农具,在田间地头展现农林学子的专业素养与劳动热情。
汗水浇灌成长:田间地头的劳动哲学
烈日当空,水田里倒映着青春的身影。农林学子们俯身插下每一株秧苗,感受着“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汗珠顺着年轻的脸颊滑落,融入滋养秧苗的泥水之中。“土地是不会骗人的,庄稼在生长,你也在生长。”这句《种地吧》中的金句在插秧现场得到了生动诠释。
接受节目采访的宠物231李婷这样感慨:参与录制的学生感慨:“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很苦,但我觉得更开心的是,你在经历这一段苦之后,你想象到这个水稻长出来,那种丰收的喜悦。”
劳动教育的大树已枝繁叶茂
从校内实践到《种地吧》舞台从专业课堂到田间地头,劳动教育正从“阶段性活动”向“常态化育人”转变,本次参与录制的是我院动物科学技术系学生,虽然所学专业与种地插秧相差甚远,但是在热火朝天的劳动中,同学们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
当农林学子在后陡门的水稻田里俯身耕作时,展现的不仅是插秧的成果,更是学校积淀9年的劳动教育体系,让工匠精神成为跨专业通识能力。
医疗231班王贞妮动情地说:“赤手触摸泥土,感受土地的温热与生命力。这让我想起实践课脱手套扎针时触碰血管的触动。也让我习得技能,收获友情,更深刻体会‘粒粒皆辛苦’。劳动滋养心灵,亦创造价值。”
动医232班张亚波感慨道:“这次经历我联想到自己所学专业,劳动教会我的是沉下心、耐住苦,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唯有如此,才能在这片专业‘田地’里扎下根、结出果。未来,才能真正帮到那些需要救治的小生命。”
宠物241班桂欣怡满怀憧憬 :“优质的农作物与动物生存息息相关,宠物的健康粮也源于每一寸沃土。草木新生,美好萌芽。愿祖国农业蓬勃发展,生生不息!”
劳动教育的大树已枝繁叶茂
此次插秧日活动,是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劳动教育的生动延伸。就在今年5月,学校还携手松江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80名大中小学生在学院实训基地共同参与插秧、番茄整枝打杈等项目,探索大中小一体化育人体系,大学生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也于当日揭牌。“劳动淬炼青春志,挺膺担当奋斗行”——这正是当代农林学子的真实写照。